書封  

之前看到網友推薦心靈叢書時,米奇.艾爾邦著作中的《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清單中反覆出現;基於好奇我兩本書都閱讀了,發現內容探討的是耐人尋味的生命學嘛!若非要比較兩者,我對早期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較喜愛……看教授墨瑞以『他自己的死亡』做為最後的授課教材,師生間誠摯感人的互動。

教授墨瑞的死因,始於罹患神經性絕症『ALS』路格瑞氏症,令他的神經從下向上像塑膠遇熱般融化、直至最後的死亡;也由於這絕症當代無藥可醫,患者等於收到死神的到案通知單,卻擁有相當的時間靜待死亡來臨;在病惡化過程中並不影響神智,只是物理性地令靈魂被禁錮在身體形成的監獄中--這讓我想起《潛水鐘與蝴蝶》作者,以及傑克.倫敦名著《海狼》中的「海狼」拉生--此外當代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同樣得到了路格瑞氏症,造成他在電視螢幕上聞名遐邇的獨特身影。墨瑞因此擁有時間向愛徒米奇教授最後十四堂生命之課。

喂喂  

墨瑞教授的十四堂課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課是『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當我閱讀這章節時,正值參加一次「禪十」禪修活動,偷空利用傍晚休息時間嗑書。那晚我帶著書置身一屋子前輩中就屬我最年輕,大伙兒加起來有好幾百歲,卻非談些超塵脫俗的靈性議題,而是先爭論阿扁入獄對錯,又轉向環保局索賄的往事……內容直逼電視call in節目的八卦消息。我光被話題的風壓掃到就頭昏腦漲,更別提保持心靈平靜了;想到時間就在爭論裡過去、死亡的觸手更逼近了些,大家卻毫無所覺時,我不禁感到無奈煩躁。為此我特別從墨瑞教授這堂課領會到,除非我們懂得生死的真諦,否則真的很難忽略生命中沒營養的花絮、轉而將時間花在有意義事物上。

對於生死這課題,我向來缺乏善根。譬如我小時候有次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洞穴裡堆積了許多袋鼠骨頭,就做了很久的惡夢!事實是我震撼於畫面中白堊般蒼白的成群骨頭,初次領悟到生者必死的道理;我對死亡感到如此惶惑,極度憂心親人死掉的話我怎麼辦?但我又不敢問大人死是怎麼回事,怕提到這禁忌會害死他們。現在想想當時我的問題其實是對的,可惜答案遠超出我能力所及罷了。

喂喂  

我雖懵懂地害怕死亡,同時卻又矛盾地以凌虐小動物打發時間,像是用火燒溶塑膠滴到蟻窩中、以放大鏡聚光燒死小蟲、拿橡皮筋彈死蒼蠅……殺死的小生物不勝枚舉;直到有次我將一隻台灣大蟋蟀弄死,用小盒子裝好埋起來;過幾天當我將小棺從土裡挖出,赫然發現蟋蟀軀體成為蠢動蛆蟲的家,很可怕的畫面!那次經驗令我收斂許多,但對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般沈悶地談論生命與死亡的書,仍是數十年如一日地不感興趣;直到近幾年,我才探討起生命的價值何在、我們為何生於此?藉著《西藏生死書》、《超越生死的奧秘》等透視死亡的超視角,這
個世界在我眼中有所不同。

又,上週末我遇到一個許久不見的前輩,屬於因緣際會認識的點頭之交,彼此並不特別關注。但這次有別於以往,我在未見到她人前,就聽說她健康檢查出肺腺癌擴散兩肺、即使用了新式的「標靶治療」情況也不樂觀……我自以為見了人會有心理準備。但等見到她人時還是吃了一驚,因為才幾個月不見,她神氣就已經憔悴暗淡到很慘然的模樣。萬事無常、死亡的號角聲催人……誰曉得我們還能不能再見面呢?思念及此,當我聽她分享患病的心路歷程時格外專注。她確實因為臨近死亡而領悟到生命真正重要的事情,非常可貴的一席話。

死亡的觸手    

我很欣賞的武將織田信長,據聞當年絕命詩是:「人生五十年,萬事如夢幻;一度生存者,豈有長不滅?」韶光逝去似水,死亡令所有的人真正平等。即使我們科學昌明到遠在1969年就登陸了月球,仍是生來就註定面對死亡、一如亘古以來其他人們;舊時《聖經》記載諾亞活了九百五十歲後死去,在新時代死亡儘管被醫學粉妝以超級現實的面貌,卻照舊解不了生死奧秘。生死的課題始終是生者重要的學分,從《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可略見一斑。

《時光守護者》http://channel.pixnet.net/reading/event/info/22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莫赤匪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