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788063-3779676379-g_m.jpg

前陣子我在金石堂非讀 BOOK 留意到《長橋》的書籍資訊,它不但獲得《華盛頓郵報》選為 2017 年十大最佳書籍、更得到比爾.蓋茲與多家知名媒體推薦,讓人想要多了解這是本怎麼樣的書籍!待入手後,發現這是本生動的傳記式圖文小說、精準記述斐氏一家人從越戰到逃難的重要轉折點,透過圖像與文字形塑出那年代的面貌。這本書很有意思。

自傳式小說《長橋》(The Best We Could Do),是美籍越南人斐芳詩(Thi Bui)的圖文式小說;作者身為具有越南民族血統的美國人、在美從事藝術研究,她為了要表述斐家在 70 年代末期從越南逃難到美國重新開始的歷程,採取家人與自己的口述文字為主、輔以相片和圖畫轉化為圖象文學、以重建昔日記憶現場。內容很私密寫實、讀來令人忍不住掬一把同情的眼淚。
1.jpg
作者斐芳詩這時已經是孩子的母親、在美國奧克蘭巿參與開辦(專收移民的)另類中學的工作;為了在讀研究所時交出口述史報告而訪問家人、繼而起心動念採用容易觸發共鳴又不至於過度簡化的方式記述斐家奮鬥歷史。

於是她不惜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學習畫畫、並決定以漫畫的形式表現這段家人共同建立的口述歷史;故事以倒述的方式先描寫她臨盆生下斐家長孫、升格成為母親的地方開始,往回倒述昔日越南的斐家種種……

2.jpg
說來這時的斐家已經是標準的美國人、從當年初到美國時的庸碌奮鬥至今,第二代都已經擁有穩定的工作和房貸,只不過大姐和父親鬧翻搬走、二姐和男友同居母親氣得吞掉一整瓶藥丸後上床……真的就像灑狗血的美國肥皂劇演的劇情一樣。真的只要是人不管從哪裡來,到了美國就會成為道地美國人啊! 美夢成真,回首戰亂越南的美麗與哀愁--《長橋》試讀小語

3.jpg

原本的斐家在越戰之前曾擁有光鮮的往昔,身為地主與地方名流的後代、住在比現在的家華麗幾百倍的豪宅當中,一度家裡還擁有傭人、園丁、廚子、司機……只不過當時局不對時,什麼就沒有了喔!

回想 1940  年代各國因為二次世界大戰陷入動亂,戰火導致糧食短缺通貨膨脹,越南被夾在殖民的法軍和入侵的日軍之間原本就是極動亂,哪知道等到好不容易日軍潰敗、法軍撤退,緊接著卻是越南的內戰、美國人還跑進來淌渾水越幫越忙;最後美國人敗戰徹退北越統一全境、然後學毛澤東開始鬥爭革命短短時間內死傷百萬人。這是越南與世界的痛啊! 

4.jpg

作者誕生於之後 1975 年戰亂之中的西貢,並在 1978 年越南淪陷時隨家人坐著平底船漂洋過海逃離越南,最後來到自由的美國重新開始;作者在美國文化裡長大、對於越南幾乎不認識,如今藉著研究所的課程回顧當年越南的根、以及戰禍流離失所對家庭與孩子造成的永久影響,為了要記述事慣也不怕把醜陋掙扎的一面寫出來。這是本真實生動的生命回憶錄。

讀著這本書時,我不時會想到近年來對岸的中共動作頻頻、讓人擔心不曉得哪一天戰亂是否真的會再來臨?我倒是希望兩岸的領導人們能夠為我們而讀《長橋》,看戰亂是如何毀壞珍貴的人命與家庭,然後願我們永無機會再次看到戰爭重啟。PEACE!

一派狐言>謝謝尖端出版社的《長橋》試讀活動,讓我得以在家安安穩穩閱讀當年越戰的戰亂真實樣貌,然後慶幸身在和平年代是多麼幸福可貴的一件事。願我們能共同珍惜幸福!

長橋》試讀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莫赤匪狐 的頭像
    莫赤匪狐

    哪狐不開提哪狐

    莫赤匪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