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連假間,我讀完了台灣青年文學研究者「林新惠」的短篇小說集《瑕疵人型》!作者擁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偶爾寫些小說,時報思潮將她的短篇作品蒐羅一起在五月底出版了「林新惠」處女作《瑕疵人型》,頓時成為受矚目的新銳作家。我讀著她獨眼隻眼塑形的世界,總有那麼些《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反烏托邦氛圍……
現職是博士生的「林新惠」,當年拿碩士學位的論文題目是《拼裝主體:台灣當代小說的賽伯格閱讀》,會如何把賽伯格(Cyborg,生化人、改造人或半機器人)論點放到自己故事裡,不就很有趣嗎?
《瑕疵人型》共收集了 17 篇情節峰迴路轉的短篇,而且過半都帶著些超常的賽伯格味兒?雖然不盡然每篇都是科幻小說、然而一致共通點就是跳脫尋常的視點,寫出「語不驚人死不休」令人驚奇的篇章。如果要我猜作者「林新惠」的星座,我會猜是「金牛座」耶。為什麼呢?因為我讀著讀著總意識到股悶騷味兒呢。噗噗。
科幻短篇 <一具>說的是在科技世代的平行世界裡,意識到原始的人類生孕方式非常「不環保」而浪費、於是社會走向更合邏輯的「科技結婚」與「科技生孕」!某男人選擇向「系統」輸誠申請「科技結婚」,獲得了「妻子」、睡美人般的科技性存在;因為他們的結合接連誔生了「孩子」:「老大」是小狐狸玩偶、「老二」粉紅小豬、「老三」是白色小河馬與「老么」黃色小馬。
男人盡質地為(邏輯性存在)的科技家庭打拚,成為典範般的好公民、好丈夫、好父親……,雖然男人的「科技婚姻」就像在 PTT 養「電子雞」一般的存在?男子這段去實體化、電子化的數位化「科技結婚」,能恆常幸福下去嗎?
奇幻短篇 <安妮> 裡 26 歲的某男子,則是選擇在網路郵購了「塑膠充氣娃娃」性愛玩具,然後替她取名字叫做「安妮」、有了第一次性關係……反正男子也沒有給別人添麻煩,又何嘗不可呢?
只不過作工粗糙的矽膠娃娃「安妮」,卻開始替男子煮飯、做家事、收拾家裡上下、做愛妻便當給男子帶到公司……,總之男子與(不明所以活起來的)「安妮」共同生活、得到難得的寧靜與幸福;然而所謂的「人類」,就是擁有銀斧頭就會想要金斧頭的物種,因此男子不由自主希望「安妮」如果成為真人那該多好!男子是否能實現他的夢想呢?
所以《瑕疵人型》大約就是這樣一本小說,17 個短篇故事裡有非人、仿人、玩偶、物件……等看似人類的角色,它們的存在常直指「人」與「非人」的臨界點。
基於我們的世代越來越常運用機器取代人力、A.I. 智慧代替更多人工,人被機器取代、機器比人類更具人味的情形越來越普遍,故事中關於人與機器界線的論點顯得越顯真實……
就像羅賓.威廉斯主演的塢電影《變人》(Bicentennial Man),主角機器人愛上女主人的「人和非人」難解辯證--《瑕疵人型》有做飯給主人吃的充氣娃娃「安妮」、取代不環保傳統婚姻的「科技婚姻」、決定成為「吉祥物」的遊樂園員工,剝落到只剩下「模型」的女子……各種鬱鬱寡歡兼且莫可奈何的寂寞角色、被迫思考人與非人間的界線。
各篇小說有仿似人類的機器、甚至人類無故成為非人,故事的視角刁鑽、情節轉折常出人意表,往往讓我開始想像一個平日沈默寡言、肚子裡充滿精靈古怪思考的作者。我會期待她的中、長篇小說。
在我讀著《瑕疵人型》的端午節連假當中,我注意到有線電影台在重播老片《超級戰警》(Demolition Man),當中描述未來世代裡裡珊卓.布拉克和席維斯.史特龍的科技生活,過著只能靠腦波機器親熱、連親親都犯法的「健康」方式。會不會太無趣啊?還是不要賽伯格好了,噗噗!
<一派狐言>謝謝時報思潮的《瑕疵人型》試讀。因為我們身而為人多少都有些故障待修,讀著「林新惠」筆下超常的賽伯格式瑕疵、不禁加減產生同病相憐的認同怠--或者我的共鳴亦屬超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