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魔》書封    

剛接觸作家丹.西蒙斯(Dan Simmons)所著的《山之魔》(The Abominable)一書,我就逕自顧名思義將書名裡的「魔」字解題為「魔物」,隨後便一股腦地引頸企盼山之魔物堂皇登場;在穿越厚達五百七十餘頁(試讀本頁數)篇章後謎底揭曉,世間最極致的魔物果然不負所望行走於人世……

說來近幾年我的閱讀有特別喜歡怪力亂神議題的傾向,例如上個月我新發現到賽門.葛林(Simon R. Green)的「永夜之城」(Nightside)系列,對通篇充滿怪物妖鬼天使精靈魔法詛咒的超自然話題就看得津津有味。所以當我在書中主軸的喜馬拉雅山故事裡發現「雪人」魔法關鍵字時,不禁暗叫「想必就是這個魔了!」,為找到故事關鍵線索感到沾沾自喜。

腳印

與雪人之謎相關的暗示字眼,還包括有「某種兩足動物的腳印」、「米托坎密」(西藏語:雪人),以及「比起傳說中在山裡出沒的妖魔鬼怪,雪人更令人害怕,畢竟妖魔鬼怪未必真的存在……」等明確的描述,因此我自認讀懂了作者丟下的麵包屑、不由得在主角雅各的登山隊進入喜馬拉雅山後,隨時等待張牙舞爪的雪人跳出來攫住受害者--將一路以來正經萬分的登山故事帶進魔物肆虐的新境界。

但事實上,只要是沒有我這般強烈的期待傾向、或者在開卷前有做好預習功課的讀者,都會很快發現這是一個很棒的登山冒險故事,能於幽默的美國口吻中將1923年代的專業登山技巧全面帶入故事中,舉凡攀岩、冰攀技術、醫學,乃至保暖衣物、氧氣瓶、冰斧、爐具、冰爪、帳蓬、食物……只要是有關登山各方面的知識都有翔實描寫,以至於給我「作者肯定攀登過喜馬拉雅山吧」的印象!很值得推薦給喜歡登山的愛好者參考。

聖母峰

同樣攀上喜馬拉雅山高峰的故事,相較於強.克拉庫爾的《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講述商業登山隊的登頂登山經驗,《山之魔》則從專業登山高手的視角看待登山這回事,更顯挑戰攀登高山的全面與細膩之處。

對書內描寫的嚴酷攀岩世界,我的相關經驗無限趨近於零,說起來只有幾年前於某主題遊樂園,在工作人員協助下結繩體驗了快速垂降罷了;在登山的綜合體力上,我也是光去爬個新北市「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就氣喘噓噓的程度。因此之故,我真的無法切身想像登山家們冒生命危險挑戰高山的心情,可是經由《山之魔》細膩的描寫筆觸引導,我在讀完全書後彷彿稍微能瞭解一點其中心情了呢。

K2峰

此外,這個登山故事另外一個出乎意料的重要副旋律是,「戰爭」。故事背景所在的1923年代,正值德意志帝國1918年爆發革命成為威瑪共和國、與1939年希特勒掌權引發世界大戰的緩衝區內,隨著時光推移戰爭陰影與時俱增,連單純的登山運動也難逃受牽連,最終更決定性改變登山隊的命運。令人哀傷。

所以就結果而言,光是作者丹.西蒙斯將這部設定在歷史背後的登山故事,以「The Abominable」為命就很值得探討;在英文字典我發現Abominable有「討厭的、令人憎惡的」之義……在這部故事裡究竟何種行走於世的魔物最可憎?噯!值得深思。

干城章嘉峰

狐言狐語>感謝由商周出版提供的《山之魔》試讀機會,這一本紮實且有深度的書帶給我連想像都沒有過的極致登山世界。願和平與寧靜常在我們心中。

【《山之魔》試讀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83164075222088/?ref=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莫赤匪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